矽谷華商科技協會舉行投資講座,分析趨勢。左起:會長李明華、副會長陳建芬、黃澤安、副會長吳澄宜、劉漢華。(記者李榮/攝影)
為協助會員掌握投資趨勢,矽谷華商科技協會邀請連續創業家、庫比蒂諾安全委員會委員黃澤安(Andy Huang),以及地產專家劉漢華(Frank Liu)日前舉辦講座,分享新創公司價值的評估以及未來20年灣區房地產巿場走向。黃澤安介紹新創與上市股票的投資機會,認為找到適當切入點的投資,是能倍翻財富的重要機會。而劉漢華強調,房價由租金決定,目前租屋市場仍火熱,房子供不應求,「能夠負擔得起的話,趕快買。」
黃澤安指出,投資途徑有很多種,上市公司,或者新創公司的投資都各有訣竅。例如臉書上市後,雖然曾短暫下跌,但比起上市價格,至今已漲了約三倍。仔細尋找的話,類似抓住趨勢、有可能有類似股價成長軌跡的公司依然存在。就投資新創公司而言,矽谷有非常多的公司,各種題材都有,生物科技通常需要更大的資本,手機應用程式則是相對小的投資,回報想像空間十足。
然而,他也提醒,新創公司能成功的是少數,多數公司開始沒有幾年、或是第一個一百萬還沒有進來,就已經被迫離場。
劉漢華介紹地產投資。他說,在科技發展下,實體商店面臨巨大挑戰,很多人關心商業地產的投資潛力;其實以賭城拉斯維加斯做例子就很貼切,以前拉斯維加斯只是賭場,但後來漸漸轉向,變成一個娛樂城,賭博、看秀、休閒一應俱全,「以後的購物中心會轉型,去購物中心變成要『去玩』(意指大型商場不會消失,只是可能有更多的零售商店轉型為飲食、娛樂場所。)」
至於灣區地產,劉漢華說,蘋果、谷歌、臉書等地一流的企業都在矽谷,引領世界,未來自然愈來愈蓬勃;而就利率而言,歷史最高的利率曾經超過18%,現在才3、4%,是利率的低檔區。另一方面,房租雖然在高檔盤旋,但租房者依然很多,顯示需求旺盛,「灣區九個縣大概有700萬人,從2010年到2040年,人口預計會成長240萬,這是為什麼到處都在蓋公寓。」
他建議有需求的人財力可以話盡快買房;若已有房在手上,正在評估是否賣房的話,「如果高中(學業分數)是十分。絕對不要賣,就像酒一樣,愈陳愈香,留給你孫子吧,因為恐怕連你兒子都買不起。」